中建长江加速构建涉水业务全产业链生态体系,深度服务国家“水网建设”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,累计实施180余项水利工程,连续9年获评水利部AAA信用企业。作为西南地区承建国家大型水利“172项目”最多的企业,我们用使命担当编织西南粮仓的“生命水网”,致力打造成为中建集团领先的水利投资建设集团。
本期《长江水利密码》“水之智”带您走进由中建长江承建的蓬溪船山灌区工程支渠项目,深入了解智能水网建设的实施过程。
在川中丘陵腹地,一座以水为脉的国家级水利工程——蓬溪船山灌区,正以科技与生态的双重智慧55世纪首页,,破解多年旱魃之困。作为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,该项目通过“水网+智能”的深度融合,为川中地区约94万亩农田、150万群众织就了一张“智慧水网”,书写着新时代治水兴邦的壮丽篇章。
白鹤林水库搭载的水位、流量实时监测平台,如同“水利大脑”,实现库容8828万立方米的精准调度。灌区干支渠上的60座智能闸室,通过远程控制系统,将“人工巡渠”升级为“云端调水”,灌溉效率提升40%。同时,“风光互补供电系统”在偏远灌区实现太阳能与风能自供电,大幅减少电网基建投入比例,以绿色智慧破解山区供电难题。
在高常分支渠沿线上,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,各类施工机械有序作业,工人们干劲十足,全力以赴抢抓“6·30”通水节点55世纪首页,,冲刺春灌“黄金期”,为粮食稳产丰收筑牢“水保障”。
本次建设的吉永支渠、高任分支渠、高常分支渠、农兴分支渠、三凤分支渠等5条渠系,共58.68千米。全线座,灌面涉及蓬溪县、船山区10个乡镇,设计灌溉面积18.88万亩。
从“党员先锋岗”驻守高风险隧洞,到村民监督员参与质量验收,项目通过整合党政资源、社会力量与群众智慧,构建起“党建引领+多元共治”的协同机制,既保障了工程安全质量,又实现了民生效益与基层治理效能的双提升。
在曾家湾隧洞建设中,党员先锋岗组建突击队,针对隧洞渗水难题,采取“超前地质预报+动态施工调整”技术模式,将隧洞塌方风险降低90%以上,并联合地方村民调解施工占地、扰民等问题30余项,推动“人性化施工”理念落地。“当清流穿越丘壑涌入万亩良田,我们现在所付出的日夜努力,都将成为明日丰收的见证。”党员突击队员小郑说。
该工程从年后开始复工复产,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“四凡四必”作业管控,强化全过程安全管理,截至目前已打开近38个工作面,全面开展隧洞掘进55世纪首页,、明渠开挖和渡槽浇筑作业,完成比例约68.5%。
接下来,项目部将继续保持高效的施工节奏,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,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,全力抢抓施工进度,力争实现“6·30”通水节点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55世纪首页,55世纪首页,55世纪首页,